臺灣墨玉是一種臺灣產的寶石級黑色蛇紋岩,產於臺灣最古老的岩層-大南澳片岩中的蛇紋岩,年代可溯及古生代二疊紀到中生代間,與世界聞名的「臺灣玉」共生。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共同策展的「惜墨如玉~新品種寶石-臺灣墨玉特展」,將自即日起至8月28日展出臺灣花蓮珍貴玉石,以及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林淑雅教授的玉石創作品共計200件,歡迎市民朋友共襄盛舉。
臺灣花蓮至臺東間之花東縱谷,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隱没碰撞帶,在此地區的岩石產生變質、火成及熱液蝕變等各種不同的地質作用,形成了臺灣玉、大理岩、蛇紋岩礦等礦床,近年來臺灣的玉石業者在經濟部礦物局的協助下,開發一種新品種黑色的玉石-「臺灣墨玉」,此種玉石常與世界聞名的臺灣玉共生。2010年國立臺灣博物館副研究員方建能博士進行詳細礦物學研究後,建議稱這種臺灣產的蛇紋石玉為「臺灣墨玉」,以便與世界其他寶石有所區分。
文化局今年特別邀請國內重要地質學專家包括國立臺灣博物館、經濟部礦物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林淑雅教授、花蓮天星玉礦場盧復順董事長、臺灣玉發展協會、山益玉礦場等,共同策劃舉辦「惜墨如玉~新品種寶石-臺灣墨玉特展」,由玉的文化與歷史談起,進而介紹玉石的分類,臺灣玉及臺灣墨玉的礦物學特性,希望帶領民眾回顧已有高知名度的臺灣玉,及認識極具潛力的臺灣本土產玉石-臺灣墨玉。藉由多元展示主題,觀眾可由此展一窺大自然的奧妙,更可增進對博物館研究及自然史的興趣。此外,文化局並將配合主題舉辦三場專題講座,豐富有趣玉石文化及視覺饗宴,歡迎民眾共襄盛舉。
●本次特展特色
(一)、時尚新設計─南臺灣首次以玉石結合創作為展示主軸,本展特別邀請知名的金工藝術家-東華大學藝術產業學系林淑雅教授提供有關花東地域人文環境與歷史發展的“洄瀾飾”系列時尚新設計,包含「迷路森林」、「綠野仙蹤」、「東華樂園」、「快樂堂」、「日照後天」、「後花園」、「種豆得豆」、「希望種子」、「生機」等系列創作。
(二)、古文化.今文創─東華大學藝術產業學系以臺灣東部卑南文化遺址中,所挖掘出史前臺灣玉器物,經由文創設計,參酌古玉石器物形制、轉化、 演繹,與結合異材質創作,開發成具時尚感的金玉文創飾品。
(三)、臺灣花蓮天星玉礦場盧復順董事長提供臺灣玉、臺灣墨玉原礦及傳統玉石巧雕品,具辟邪及增福添壽等功能創作,十分討喜可愛。
●配合特展教育活動
(一)、「新品種寶石-臺灣墨玉」專題講座課程+曾文溪化石層踏查訂4/23日9:00-16:00/菜寮化石館多功能教室/40名額/學費200元
(二)、「瑤環瑜珥‧珠圓玉潤-臺灣史前玉器」專題講座/菜寮化石館多功能教室訂7/30日/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黃翠梅教授主講
(三)、「戀戀風華─臺灣玉的前世今生」專題講座/菜寮化石館多功能教室訂7/30日/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林淑雅副教授/系主任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