鰭幻足跡
泥盆紀之前,動物還在水中悠游,經過了什麼樣的滔天變化,促使我們上岸登陸?
又是怎麼樣的原因讓好不容易從海裡搶灘上岸的動物,竟然又開始迷戀大海的美好?
其中,必然埋藏著動物演化史上巨大的謎團!
《第一大主題》我們是怎麼上岸的?
| 失落環節 |
生命起源於水,在漫漫進化史中,魚類是最早的脊椎動物,而動物是怎麼從海洋走上陸地呢?讓我們一起探索化石中「失落的環節」。
| 滄龍不是恐龍 |
稱霸水中的滄龍其實不是「水生恐龍」,與蛇頸龍、上龍一樣,雖然名字中有龍,但牠們都是海洋爬行動物。
| 盛世的終結 |
地球史上的第五次大滅絕,約在6500萬年前的行星撞擊,造成中生代陸上霸主恐龍的滅絕,海洋中的生物也不能倖免於難,多數的生物就此消失,白堊紀也宣告結束,開啟新生代的篇章。
《第二大主題》新生代海洋哺乳類的輻輳演化
| 陸上有會跑的鯨魚 |
5000萬年前的巴基鯨是生物學家發現的最古老鯨魚,不但不像現今鯨魚一樣巨大,還有四隻腳跟尾巴!
| 演化路上的殊途同歸 |
3億年前,好不容易從海裡搶灘上岸的陸生脊椎動物,竟然又開始迷戀大海的美好,鯨豚、海牛、海豹、海象,這些來自不同祖先的海洋哺乳類,不約而同都選擇了再次下水的演化之路。
| 灰鯨化石在臺灣 |
灰鯨的繁殖生育地一直是不解之謎,從澎湖海溝發現的灰鯨化石可以讓我們找出一些蛛絲馬跡,挖掘灰鯨的遷徙之謎。
《第三大主題》臺灣與海洋
| 臺灣的水下奇蹟 |
臺灣雖小,卻因海流、水溫、深度、地形的變化多端,使得臺灣海洋生態豐富多樣,現有的海洋生物種類達全世界十分之一!
| 臺灣也有巨齒鯊 |
600萬年前臺灣因板塊碰撞而抬升形成,將原本在海中的地層推擠到山上。因此,我們曾在臺南玉井區的曾文溪河床發現長7.5公分、寬5公分的巨齒鯊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