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化石知識區

化石生物相-脊椎動物化石

 哺乳類

哺乳動物具有乳腺與哺乳的特徵,但死後較少留下成為證據,而牙齒或骨骼較有機會被保留下來形成化石。哺乳動物的牙齒結構由「同型齒」演化為「異型齒」,也就是說,由相同的齒型,演化為不同齒型,如門齒、犬齒、前臼齒與臼齒4種類,各司不同咀嚼功能,從牙齒的特徵,可以判斷出是否為食肉、食草與雜食性動物,也有機會鑑定出動物的種類。
從臼齒來看,大象的臼齒由許多齒板組合,齒板磨面依象的種類而有不同形狀與高低齒冠。肉食性動物如老虎,從齒側看上下臼齒,有如鍘刀的組合,具有切裂功能。草食性動物相當依賴臼齒來咀嚼食物,因此演化成齒冠較長的「高冠齒型」,能增加牙齒研磨的使用年限及延長動物壽命。從臼齒的咀嚼面還可區分出3種齒型:
(一)丘齒型:主要為雜食性動物、低齒冠,如人、猴或豬。
(二)脊齒型:主要為草食性動物,如犀牛、馬和老鼠。
(三)月齒型:主要為草食性動物、高齒冠,如牛、羊和鹿。
  
出土的哺乳類化石如下:
長鼻目(Proboscidea)
大象是現今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象的祖先源於5千5百萬年前在北非的始祖象。臺南左鎮崎頂層出土的長鼻目動物化石,館藏已鑑定的有:
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 sp.)、淮河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草原猛瑪象(Mammuthus protomammonteus)、曙光劍齒象(Stegodon aurorae)、三重象(Stegodon miensis)。
另外,國內被報導過的有:過嶺二重溪層的中國劍齒象(Stegodon siensis)、明石劍齒象(Stegodon akashiensis)、東方劍齒象(Stegodon orientalis)、類象劍齒象臺灣亞種(Stegodon elephantoides taiwanicus)、臺灣猛獁象(Mammuthus armeniacus taiwanicus)。
象牙由門齒發展而來,而大象的臼齒採「水平交換」的特殊生長方式,由在牙床內一顆接著一顆,像輸送帶一樣,從後邊斜著往前推進成長,把前面的牙齒擠掉,並取代位置。大象一生中每一側每一邊各有6顆牙齒(3顆前臼齒、3顆臼齒)供輪替使用,總共計24顆頰齒。
靈長目(Primates)
靈長類是哺乳類動物中最受矚目的動物,左鎮人的化石,代表的意義已超過化石的價值,而是更具有人類歷史的意義。靈長類化石最早出現於5千5百萬年前,臺南發現的獼猴化石,顯示台灣獼猴的祖先距今約40萬年前便來到左鎮,比左鎮人出現的年代還晚,是最早的先住民。靈長類出土的化石中,到底有幾種猴類?目前已有學者著手進行研究。
 
齧齒目(Rodentia)
新化丘陵區出土的齧齒動物化石,目前已知的有河狸、豪豬與鼠類。鼠類為褐鼠(Rattus norvegicus)、玄鼠(Rattus rattus)、刺鼠(Niviventer coxingi)與鬼鼠(Bandicota indica)四種,出土的二重溪層則顯示當時沉積的環境為低海拔區的森林、草地或河邊,應為動物死亡後在短時間內被溪流搬運至海岸淺海區沉積。
現生齧齒動物的數量約占哺乳動物的四成,雖位居哺乳類之冠,但由於鼠類的體積小、動作迅速,多能避開天然災難,因此不容易被埋葬而形成化石。鼠類的齒式為1003/1003,只有門齒和臼齒,兩者之間缺乏犬齒與臼齒,形成很大的空隙稱為「齒間隙」。鼠的門牙大多沒有齒根,會不停的生長,當門牙過度生長時便會刺破牠的上下顎,造成生命危險,因此有磨牙的習性。
 
食肉目(Carnivora)
臺南出土的食肉目動物化石,有熊、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cf.tigris)與白鼻心等種類。臺南市與高雄市交界附近的月世界,亦有熊齒化石的出土,學者初判為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館藏的虎化石主要為齒與骨頭部分,虎為肉食性動物,犬齒發達,作為與敵人戰鬥用途,而上顎小臼齒最後一顆和下臼齒的第一顆,發展成為鍘刀的組合,被稱作「食肉齒」或「切裂齒」,具有切割的功用。
在菜寮化石館後的龍溝,亦出土過同屬食肉目靈貓科白鼻心的犬齒與臼齒化石,經與現生的比對,初判與現生種同種。
奇蹄目(Perissodactyla)犀科
臺南左鎮出土的犀牛化石,至今仍為臺灣最完整的標本。臺灣北、中、南所出土的犀牛化石,目前都可能為早坂中國犀(Rhinoceros sinensis hayasakai),早坂中國犀生活在氣候炎熱的雜林相環境中,與現生的印度犀牛為近親,體型比華南的中國犀略小。早坂中國犀和一般犀牛的特徵一樣,臼齒呈方形,具有中溝和後孔,十分容易辨識。犀牛角全部由角質構成,與頭髮和指甲有相同的材料,在地層中容易腐爛而不容易形成化石。
 
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鹿科、豬科
臺南左鎮出土的水牛角化石已被鑑定的有德氏水牛(Bubalus teihardi)與楊氏水牛兩種,因為水牛角的形狀會依性別與年齡而產生變異,研判為同種異名的可能。水牛化石的出土,證明臺灣曾有野生牛的存在,可以推測當時為草原和沼澤的生存環境。現生種的臺灣黃牛與中國的黃牛同源,在早期即有飼養的記載,但起源缺乏文獻可考。臺灣水牛為沼澤型水牛,1624年後由荷蘭人從爪哇引進,現存水牛多引進自中國。
鹿科動物為偶蹄類,鹿的角、牙甚至骨骼都容易形成化石。臺南出土的鹿化石中,已知的有羌、花鹿、水鹿與四不像鹿。臺南出土的豬化石中,已知的有菜寮溪侯氏豬(Sus houi),以收藏家侯立仁命名。
牛與鹿皆缺乏上門齒與犬齒,當牠們進食時會用舌頭將食物捲起,送到上顎的嘴唇與下顎門齒之間,再將食物切斷。
鯨目(Cetacea)
目前臺南出土的鯨目化石,已知的有鬚鯨類與齒鯨類。依遺傳學分子分析的新證據,將鯨目和偶蹄目合併為鯨偶蹄目(Cetartiodactyla),顯示鯨魚是從偶蹄目中演化而來,或與偶蹄目是近親。鯨豚類的牙齒,和一般魚類相同,擁有圓錐型的同型齒。
爬蟲類
臺南出土的爬蟲類動物化石,種類包括鱷目的古鱷化石與龜鱉目的龜鱉化石。
臺南左鎮菜寮溪三重溪的河床露頭所發現的「臺灣古鱷」,具有較長的嘴吻,擁有圓錐型的同型齒,生物分類為長吻鱷科,現多稱為「臺灣長吻鱷」(Tomistoma taiwanicus),長吻鱷科目前世界尚存恆河鱷和馬來鱷,臺灣長吻鱷化石是臺灣本島鱷魚存在過的證據。
龜鱉類具有堅硬的外殼,容易形成化石,龜化石屬於淡水性的沼澤龜,鱉化石的腹甲具有細密而不規則的點刻特徵,容易辨識,和鱷魚的鱗骨板相較下,鱷魚的鱗骨板上的的點刻較為大且有規律,兩者容易區分。
魚類
新化丘陵出土的魚類化石十分豐富,計有朱鯧魚、鮫、魟魚、二齒豚、白帶魚與皮刀魚等,以牙齒的化石占多數,其中菜寮溪出土的朱鯧魚化石,在虎啣口的鈣質黃色砂岩中出土,為兩條相連的朱鯧魚化石,為臺灣首次發現,最受到重視。
最後異動時間:2019-06-02 00:21:59
TOP